认股证及牛熊证教学文章 牛熊证拣收回水平外 不宜忽略其他条款

目录

牛熊证拣收回水平外 不宜忽略其他条款

中保监允许内地保险资金南下参与港股通试点,市场憧憬资金涌港,恒指上周五突破24000点关口,成交逾千亿元。惟美国联储局官员暗示最快於本月加息,上周五晚美股急挫近400点。好淡消息交错,後市波幅或有扩大机会。港股踏入9月以来急升,吸引资金高位看淡。由9月1日至上周五止,恒指熊证连续七日录得净流入,累计金额逾2.7亿元。

周一市况逆转,资金转仓活动亦见频繁,即市观察熊证陆续见资金平仓获利离场,并转至牛证看反弹。

投资者拣选牛熊证时,最常见是由收回水平入手,再於该区域中选择较「便宜」的产品。但何谓「便宜」呢?投资者若单单比较产品的面值而忽略了其他条款上的差别,这样的筛选并不全面,更有机会影响往後的策略与潜在回报。
取一只收回价处於22900点的恒指牛证(68671)来说明,行使价较收回价低200点,即22700点,换股比率10000,杠杆比率45倍。我们假设市场上有另一只换股比率12000,收回价同处於22900点,而其他条款相同的牛证A,将两者作比较。

注意换股比率

(68671)本周一收报0.052元,而牛证A基於换股比率较大,其理论价格约为0.043元。表面上看,A牛证的面值较吸引,惟根据「杠杆比率=相关资产价格/(牛熊证价格x兑换比率)」公式计算, 理论上A牛证杠杆比率约45倍,跟68671的杠杆相若。由此可见,即使A牛证面值较68671低,兼收回水平相同,投资者即使看中大市方向而获利,两者回报表现却相若。此例说明投资者不能只看面值作取舍,而应考虑於选取收回水平後,比较每只产品的杠杆,并选取最高杠杆者选择,以确保於同一风险下(即相同收回水平)获得最高的潜在回报(即杠杆效应)。

此外,以上提到的换股比率亦会影响牛熊证的敏感度。例子中两证的最小跳动格数为0.001元,其中换股比率10,000的(68671),其敏感度较换股比率12,000的A牛证高。另一方面,假设所持牛熊证被强制收回,虽然两者的剩馀价值按点数计算相同,但金额则会略有分别。再以上述例子说明,假设於剩馀价值观察时段内,指数触及收回水平後立即回升,两只牛证剩馀价值虽均为200点,但换股比率10000的牛证可收取的剩馀金额计为0.02元(200点/10000),而换股比率12,000的牛证则不足两仙(200点/12000)。

由此可见,即使投资者以收回水平及面值作为首要选择条件,但为了较全面地制订入市策略,亦不宜忽略其他条款细节。



上一則: 北水流向主导市场 留意活跃股份相关数据
下一則: 成交非关键 宜多方面衡量产品质素